史上最強的Porsche交車!Taycan Turbo GT 搭載Vaihalla套件 — 1108匹馬力的震撼與異次元駕馭體驗
公開日:2025.03.01

コンテンツ
之前在X(前Twitter)和直播中曾公開表示訂購了一輛Porsche,終於這台車交車了。
這次將帶來交車報告與首次駕駛感受。
這輛Porsche是Porsche Taycan Turbo GT 搭載Vaihalla套件。
什麼是Porsche Taycan Turbo GT 搭載Vaihalla套件?
Taycan是Porsche首款電動車,雖然是四門轎跑,卻擁有媲美跑車的性能,堪稱Porsche打造的真正跑車。
在Taycan車系中,頂尖等級正是這款Taycan Turbo GT 搭載Vaihalla套件。
Taycan有多種等級,在日本國內共有8款車型。
從基礎款Taycan開始,依序是Taycan 4、Taycan 4S、Taycan GTS、Taycan Turbo、Taycan Turbo S,頂點則是Taycan Turbo GT。
而我這次購買的,就是在Turbo GT基礎上加裝賽道專用配備的版本。
根據Taycan開發負責人Kevin Giek表示,「這是公路可行駛的Taycan極限」。
他強調這輛車是「既能開上任何道路,也能馳騁賽道的雙重用途車」,設計理念是兼顧日常使用與賽道性能的超級Taycan。
Taycan Turbo GT 搭載Vaihalla套件的驚人規格
Taycan Turbo GT 搭載Vaihalla套件的性能令人驚嘆。
0-100km/h加速僅需2.2秒,0-200km/h也只要6.4秒。國外汽車雜誌測試中,0-60英里(約96km/h)加速甚至達到1.9秒,接近2秒內的加速表現。
Porsche官方數據通常較為保守,實際加速可能更快。
動力方面,一般模式輸出789匹馬力,起步控制時的超增壓可達1034匹馬力,瞬間峰值更高達1108匹馬力。
此外,控制電動馬達的逆變器電流,Taycan Turbo S為600安培,Turbo GT則提升至最大900安培,能供應更多電能給馬達。
而且,Taycan系列雖是電動車,卻配備兩段式變速箱,約在100km/h時切換至二檔。Turbo GT的變速箱也因應更大輸入扭力而強化。
齒比調整後,最高時速可達305km/h,電動車超過300km/h極為罕見,多數約在250km/h左右,Turbo GT的卓越性能在此展露無遺。
前後擾流翼也為提升空氣力學而專門設計,配備輕量化陶瓷煞車PCCB,煞車卡鉗顏色由一般的黃色或黑色,改為Turbo GT專屬的勝利金色。
Vaihalla套件的徹底輕量化
Vaihalla套件進行了徹底的輕量化,較Turbo GT和Turbo S減輕超過70公斤。
證據是裝配了碳纖維全桶型賽車座椅,後座則被拆除。雖然後門仍可開啟,但原本後座位置被碳纖維面板覆蓋,只剩少量置物空間。
為了輕量化,舒適配備大幅刪減。沒有自動定速巡航,僅保留傳統定速巡航。運動計時套件的時鐘也取消,無鑰匙進入系統需按按鈕開門,無法靠近自動解鎖。
360度環景攝影系統取消,僅配備倒車攝影。電動車中這種大幅省略電裝的做法極為罕見。座椅加熱與方向盤加熱也未配備。
後行李廂非電動開啟,前行李廂(Frunk)內部無內襯,呈現塑膠箱狀,隔音材質也省略,路噪較明顯。
異次元的駕馭感與平順乘坐體驗
交車當天到經銷商時,接待小姐也說「非常帥氣!」,這是我多次交車經驗中首次聽到如此讚美,印象深刻。
實車比一般Taycan車高更低,氣勢十足,堪稱四門超跑。
碳纖維大型尾翼印有「Vaihalla」字樣,下方還有小型鴨尾翼。後方飾條裝配選配的紅色Porsche標誌燈條,非常美麗。

後行李廂為配合900A新逆變器尺寸,設有印有「Turbo GT」字樣的小型動力凸起結構
車內配備與GT3相同的碳纖維全桶型賽車座椅,上下車稍有不便,但坐感包覆性極佳,強制維持正確駕駛姿勢。
標配新機構Porsche Active Ride(部分等級為選配),非常出色。設定後開門時車高會升高,關門時降低,但全桶椅因升高反而難上下車,通常會關閉此功能。
Active Ride在行駛中效果極佳,後續會詳細說明。
完成交車手續,離開經銷商瞬間,就感受到這輛車非凡的實力。
坦白說,起初並不抱太大期待。因為是Taycan的GT版本,預想懸吊硬朗、運動性能高,但市區駕駛會不太舒適。
然而,離開經銷商僅數十公尺,這想法就被顛覆了。
乘坐感極度平順,幾乎感受不到路面顛簸,視線不會上下晃動。加速時前後晃動也極小,車輛彷彿平行移動般前進。
「這真是太厲害的車了……」開了幾百公尺,忍不住自言自語。
這很大程度歸功於Active Ride。這是電子控制即時調整車高與傾斜的機構,類似賓士GLS搭載的系統,但GLS的差異感受僅是稍微舒適一些。
但Taycan Turbo GT的乘坐感明顯更好。
與未配備Active Ride的Taycan完全不同,平順感遠勝一籌。
油門反應靈敏,789匹馬力、瞬間超過1108匹馬力的車輛,低速卻依然容易控制。BMW M8雖然油門輕踩也能前進,但我對M8有些畏懼感。
但Taycan Turbo GT的1100匹馬力完全不令人害怕,油門開度與速度感線性,符合人體感受。無論塞車或高速公路,都能輕鬆駕馭。這就是Porsche,這種貼近人感官的高階設計令人著迷。
高速公路上的操控同樣出色。
這正是Porsche GT車型的操控精髓。方向盤剛性強,輕微轉動即可靈活轉向。換道時,正如已故汽車評論家德大寺有恒所言,「Porsche總是在你想去的那一刻,已經到達那裡」,這句話再適合不過。
高速公路彎道駕駛樂趣十足,即使不高速也很享受。阪神高速60km/h限速下也能愉快行駛。GT3雖然也很棒,但若不轉動引擎,樂趣會大打折扣。
而Taycan Turbo GT因為電動馬達特性,任何速度域都能享受駕駛樂趣,這就是能徹底體驗1108匹馬力的魅力。
加速雖然驚人,但Active Ride能讓車身前後左右保持平行,完全沒有恐懼感。
彷彿站在板子上般穩定。電動車多數加速快但極速有限,Taycan Turbo GT卻能持續加速。
煞車採用PCCB,制動力強且無車頭下沉,這也是Active Ride的功勞。彎道中車身不側傾,保持平行轉彎。
不過高速彎道時,關閉Active Ride會更容易掌握路面狀況。順帶一提,運動與運動加強模式會自動關閉Active Ride的水平控制。
坦白說,我非常喜歡這輛Taycan Turbo GT,甚至擔心以後無法開其他車。
妻子開過後也只說了「太厲害了!」。
經常出現在部落格的測試車手TAKURO先生也試駕後大力讚賞,甚至表示願意賣掉其他車來換這台。
我也打算稍後詳細分享他的感想。
目前仍在磨合期,尚未嘗試拉右側換檔撥片啟動的攻擊模式,但一般模式性能已足夠驚人。
事實上,交車後我甚至考慮以這輛Taycan Turbo GT為核心,全面檢視我們家的Porsche車系。
不在乎殘值等俗氣問題,這性能與價格完全合理。
這輛車帶來的震撼,至少對我而言,是迄今最感動的Porsche。
未來將持續在山路等環境駕駛,帶來更詳盡的評測報告。
このブログが気に入ったらフォローしてね!
Comment ( 0 )
Trackbacks are closed.
No comments ye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