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rsche車主體驗:駕駛Ferrari F8 Spider的真實感受
公開日:

コンテンツ
獨一無二的存在,Ferrari
我弟弟之前在我的部落格裡多次出現,他買了一輛Ferrari F8 Spider,這次我也試駕了一下。久違地駕駛Ferrari,並與Porsche做比較,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感想。
Ferrari這個品牌本身就不喜歡被拿來與其他車款比較。舉例來說,在Car Graphic TV等媒體節目中,Ferrari的專題幾乎不會和其他品牌車款一起出現。
此外,Ferrari不公開紐柏林賽道的圈速成績也是眾所皆知的事實,這家廠商秉持著「Ferrari是獨一無二,無法與他車比較」的哲學。
不過這是個人部落格,我想不帶任何偏見,以我個人的主觀感受,誠實地比較Porsche與其他車款的差異。
Ferrari F8 Spider介紹
這次試駕的車款是Ferrari F8 Spider。Spider指的是可敞篷的Ferrari車型,透過手邊的開關即可開啟或關閉硬頂車頂。
車身塗裝為白色系的Bianco Cervino,內裝以紅色為主調,搭配賽車風格的碳纖維座椅。方向盤也是碳纖維材質,整體內裝質感比Porsche更為華麗與奢華。
引擎為3.9升V8中置引擎,輸出720匹馬力、770牛頓米扭力,紅線轉速達8000rpm。
外觀非常優美,雖然車寬不小,但實際看起來更為緊湊。據說設計已不再由Pininfarina操刀,但從低矮的前臉一路延伸到尾部的線條依然出色。
輪拱空間意外寬敞,比Porsche還大,但車高卻不顯高,這點令人印象深刻。
如果你光看這設計就已經心動,那麼接下來的評測可以不用看,直接關閉這篇文章。Ferrari最大的魅力,果然還是在於設計。這樣的設計能滿足極高的擁有慾與炫耀慾。
Ferrari的乘坐感受
啟動引擎,Ferrari以咆哮聲甦醒。雖是自排,但沒有傳統的D檔,需用換檔撥片掛入一檔起步。
初步駕駛印象是,比起以前試駕的488與Roma,這台F8的乘坐舒適度更好。
我懷疑是否記憶有誤,問了弟弟,他也說「我也覺得比Roma舒服多了。」堅硬的車體結構有效抑制了懸吊帶來的震動。
當然,這是跑車,舒適度無法和房車相比,硬度依然明顯。
與最新Porsche相比,992系列Carrera的乘坐感明顯更佳,與992 GT3比較時,視路況不同,F8在低速時的乘坐感會更好。
更詳細說,當路面不平時,Ferrari在左右晃動較少,乘坐感較佳;路面平坦或小顛簸時,GT3的乘坐感更優。
GT3的避震器動作更靈活,阻尼吸收更快,但F8懸吊行程較長,低速震動較少。
總體而言,Ferrari的乘坐感不錯,沒有令人不適的強烈震動,但路況不佳時會有些許顛簸感。
若載著對車不感興趣的太太或女友,應該能勉強接受。
Ferrari的操控特性
從市區開往山路,轉彎時感受到與Porsche截然不同的操控風格。Ferrari方向盤從一邊轉到另一邊約2圈多,與Porsche以懸吊與車身重心轉向不同,Ferrari是以方向盤主導轉向。
因此,方向盤轉動幅度比想像中大。
與前代488相比,F8的操控更溫和。488會放大駕駛動作,而F8則較為柔和,駕駛起來更輕鬆。這點我個人非常喜歡。
不過,當方向盤轉到一定角度後,Ferrari會有些過度轉向,車尾會往內側滑動,這是Ferrari的特徵,需要駕駛稍作修正。
Porsche不會做出超出駕駛意圖的動作,它的操控忠實反映駕駛指令,但Ferrari卻會主動超前駕駛意圖,積極入彎。
這種特性是Ferrari的魅力之一,也帶來刺激與危險感。
山路駕駛印象
將車開到山路,切換到Ferrari的標準『SPORT』模式,開始加快速度。
山路轉向起始比前代更溫和,和弟弟邊聊邊用撥片換檔降檔。雙離合器變速箱的換檔衝擊感仍較明顯。
習慣了Porsche PDK超順暢且迅速的換檔,這點讓我感到不太自然。這種換檔衝擊稍微破壞了高轉速引擎的流暢感。
這點我在試駕Roma時也有提過,希望未來能改善。手動換檔時,升降檔都會有些許衝擊。當然Ferrari也許有意營造換檔的戲劇效果,但仍期待能更順暢。
弟弟說F8的自排控制比Roma聰明許多,例如高速公路超車時從7速降到6速加速,Roma會不由自主地想回到7速,令人不耐煩,但F8已改善這點。
操控方面,當然非常靈活且能高速過彎,性能無可挑剔。但若問我「好玩嗎?」「舒服嗎?」我會回答「是另一種好玩」。
我曾試駕過Mercedes的E200 Coupe,當時在運動模式下駕駛感動良多。
若問這種感覺在Ferrari有沒有?我個人沒有感受到。
當然知道拿E200 Coupe和Ferrari F8比本身就不合理,速度方面Ferrari絕對壓倒性勝出。
但我說的是感受,不是數據。當你將視線放在彎道前方,放鬆油門、施加車身重心並輕轉方向盤,車輛能毫不延遲地回應,這種感覺非常愉悅。
E200 Coupe的運動模式有這種感覺,讓人忍不住微笑,但Ferrari的感覺不太一樣。
而且Porsche會給予豐富的車輛回饋,讓你有如與車輛成為團隊般駕駛,Ferrari則總是超前駕駛動作,更加鮮明地入彎。彎道出彎時,油門一踩,後輪會微微不安分,彷彿在挑釁你「敢踩就踩看看」。
與其說是與車輛成為團隊,不如說是駕馭一個有意志的活物——Ferrari。
如果你能將這種感覺視為「有趣」「好玩」,那Ferrari會是你最棒的夥伴。
高速公路駕駛印象
換到高速公路駕駛Ferrari,7速巡航時相當平穩,幾乎忘了自己正駕駛720匹馬力的Ferrari。引擎聲意外安靜,但路噪稍大,車內交談時需稍微提高音量。
在7速巡航時緩緩加速,反應稍慢,感覺有點遲滯。這是488也有的現象,低轉速時油門反應較慢。
我想知道這是渦輪遲滯還是低速扭力不足,後來查資料發現Ferrari標榜「零渦輪遲滯」。
但我在這種情況下的感受與官方說法有明顯差異。
不過當轉速提升到一定程度,反應確實非常靈敏,應該是指那個狀況。
前方空曠時,猛踩油門,爆發出驚人的加速力,911 Carrera完全無法匹敵。瞬間達到目標速度,甚至不知不覺超越。
加速時間極短,幾乎沒有時間感受到速度或恐懼。當然高速穩定性也很出色,這種加速感極具娛樂性。
Ferrari創辦人恩佐·Ferrari曾說:
選擇Ferrari的人,渴望的不是絕對速度,而是瞬間加速的快感。
這句話完美詮釋了Ferrari的造車理念。
至於大家關心的引擎聲浪,與488相比,為符合Euro 6d排放規範而加裝的GPF(汽油微粒過濾器)讓聲音較為悶且安靜。488的V8渦輪在高轉時聲調會上揚,但F8的音階範圍較窄。
若期待Ferrari引擎在高轉時如管樂器般的嘹亮聲浪,可能會覺得稍嫌不足。
人馬分離的駕馭感
在市區、山路、高速駕駛Ferrari後,我腦中浮現一個詞:「人馬分離」。
「人馬一體」通常是讚美詞,這裡用「人馬分離」可能聽起來像批評,但我想用這詞來表達Ferrari的獨特魅力。
因為Ferrari的「樂趣」方向,與以「人馬一體」為口號的Mazda Roadster截然相反。Roadster代表輕量車身、適中動力、柔軟懸吊,透過操控車身重心與車輛合而為一的駕駛樂趣。
而Ferrari則是大馬力、感官刺激的引擎聲浪,帶點危險的操控特性,駕駛與車輛像是在對抗與搏鬥,這種「樂趣」截然不同。
正是馴服不聽話的「跳躍的馬」本身就是樂趣所在,所以我稱Ferrari為「人馬分離」。
這次的F8比前代更貼近駕駛,操作更容易,但Ferrari的血統依然鮮明。
它依然是那匹「跳躍的馬」,這是我深刻的感受。
我在買Porsche之前,也像許多人一樣認為Porsche和Ferrari是競爭對手。當然商業上有競爭關係,但越了解兩者,越發現它們的造車理念截然不同,幾乎是不同領域的車款。
就像Roadster與Ferrari是對立的兩極。
所以有人說「Porsche畢業後就買Ferrari」,但這不是同一方向的升級,而是轉向另一種駕駛樂趣的車款,這點請大家記住。
このブログが気に入ったらフォローしてね!
Comment ( 0 )
Trackbacks are closed.
No comments ye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