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賽德斯-賓士R231 SL400後篇評測|在大旅行中體驗SL的精髓與敞篷魅力
公開日:2025.10.02

コンテンツ
前篇介紹了R231 SL400的主動車身控制系統與276引擎的魅力。後篇將深入探討這輛車的核心價值──操控特性、高速公路性能,以及作為敞篷車的舒適性。
實際行駛超過1000公里後,我深刻感受到這輛車作為大旅行車(Grand Touring Car)的高度完成度。它不僅是單純的交通工具,更讓駕駛本身成為享受的目的,充分體現了Porsche車主經驗中追求的駕駛樂趣。
梅賽德斯式操控的真髓
SL400的操控風格,正是「這就是梅賽德斯」的典範。其直線穩定性極為出色,讓人感受到車輛總是堅定地朝前行進。尤其在高速公路上,這種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。
由於強烈的直行傾向,或許有人會以為過彎時會有明顯的轉向不足(Understeer)。但這正是梅賽德斯巧妙之處:方向盤轉多少,車輛就精準地跟隨多少。這種絕不背叛駕駛者操作的誠實感,正是梅賽德斯安全理念的體現。
與Porsche或BMW那種感性操控截然不同,SL400以誠實回應駕駛意圖為目標。這種特性可視為追求危險迴避能力極致的調校結果。它並非為賽道極限而生,但對於長途舒適且安全的駕馭來說,無疑是理想設定。
我也邀請了幾位Porsche車主試駕,大家都讚不絕口。尤其在運動模式下的駕駛感受格外愉悅,令人想不停駕駛。這或許正是大旅行車的真正魅力所在。
高速公路上展現真價的德國高速公路規格
轉戰高速公路後,主動車身控制系統(ABC)帶來的平穩感更加明顯。
這種穩定性是一般懸吊系統無法達到的。YouTube上Roland先生曾評論他擁有的R231 SL65,稱其平穩感不輸勞斯萊斯Wraith,這印象與我感受完全一致。
速度提升時,ABC會自動降低車身高度,增強貼地感。運動模式下的高速巡航,簡直是極致享受。當然在賽道速度上,Porsche仍有優勢,但若要無休息地從大阪跑到東京且不感疲憊,SL幾乎無車能敵。
身為在德國高速公路(Autobahn)環境下鍛鍊的SL,面對日本的低速道路甚至高速公路都輕鬆自如。
20多年前,我曾在東名高速用Audi TT Coupe順暢行駛時,突然被一輛R230 SL500從左側以超過200km/h速度超車,那穩定的直線行駛感至今難忘。那種如箭矢般的直線穩定性正是SL的精髓。
這種高速穩定性讓人嚮往一天500公里的長途旅行。實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,總會激起想要走得更遠的衝動。
敞篷駕駛的舒適性與座椅質感
SL400的座椅雖不及SL550或AMG等高階車型配備按摩與動態調整功能,但質感依然優異。厚實的坐墊與多樣調整功能讓長時間駕駛也不易疲勞。通風功能在當時技術條件下效果有限,但座椅加熱與頸部暖風(Air Scarf)讓冬季敞篷駕駛依然舒適。
敞篷時的風擾遠低於Boxster,屬於敞篷車中相當優秀的表現。搭配後方風擋(Wind Deflector)使用,高速公路行駛舒適度大幅提升,幾乎無任何問題。雖然不及911 Cabriolet升起風擋時的效果,但已足以在開篷狀態下安心高速行駛。
風擋可透過按鈕自動升起,便利性極佳。敞篷駕駛帶來的正是只有SL才能體驗的特別時光。
不過唯一令人不滿的是音響品質。SL400日本規格未配備高階Harman/Kardon音響,而是基本的8喇叭原廠系統。這套音質極差,即使我對車用音響不講究,也覺得刺耳。高音過強且廉價,歌手發音的「S」音非常刺耳,中音模糊,無論如何調整均衡器都無法改善。未來我計畫更換喇叭等方式進行改裝。

現今梅賽德斯已無此般厚重座椅設計,令人惋惜
長途旅行中體驗大旅行車的真正價值
我曾實際進行和歌山方向的短途旅行,鄉間蜿蜒山路的駕駛樂趣令人感動。
以Porsche行駛,即使100公里也能享受密集的駕駛樂趣,但同時會累積一定疲勞。反觀SL,在相同疲勞度下可輕鬆行駛200公里。這種想持續增加里程的舒適感,正是這輛車最大的魅力。
旅行途中經過各種道路與情境,若說Porsche是「某些路段特別愉悅」的連續體,那麼SL則提供了「每條路都很享受,想繼續駕駛」的廣闊體驗。它讓人毫無疲憊感,持續累積里程,真是令人欲罷不能。
這正是大旅行車的精髓所在:高水準兼顧舒適性與駕駛樂趣,讓長距離移動本身成為目的的稀有存在。
我深信R231是最後一代SL,我已深深愛上這輛車,短期內難以割捨。若您有興趣,不妨在中古車市場尋找,絕對值得一試。希望更多人能體驗這輛梅賽德斯引以為傲的大旅行車巔峰之作。
このブログが気に入ったらフォローしてね!
Comment ( 0 )
Trackbacks are closed.
No comments yet.